婴幼儿托育实训室是培育专业托育人才的核心场所,承载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重要使命。实训室环境与操作的安全性,不仅关系到实训人员的人身健康,更影响着托育人才安全意识与规范操作能力的养成。因此,建立系统、完善的安全规范,是婴幼儿托育实训室建设与运行的关键。

一、实训室环境安全规范
婴幼儿托育实训室环境需符合婴幼儿托育场景的安全标准,从空间布局到设施配置均需兼顾实用性与安全性。空间规划上,需划分清晰的功能区域,如保育操作区、急救模拟区、卫生保健区等,各区域间预留足够安全通道,通道宽度不低于1.2米,且无杂物堆积,确保人员通行顺畅。
设施设备摆放需固定稳固,避免倾倒风险,所有棱角处需加装防撞条,地面采用防滑、耐磨且易清洁的材质,防止实训人员滑倒受伤。同时,实训室需配备合格的消防设施,包括灭火器、应急照明、疏散指示标志等,且定期检查维护,确保处于正常使用状态。此外,室内需保持良好通风,温度控制在22-26℃,湿度维持在50%-60%,为实训创造安全、舒适的环境。
二、实训设备与器材安全规范
实训所用设备与器材需符合国家相关安全标准,且与婴幼儿托育实际场景一致。设备采购时需核查生产资质与质量检测报告,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实训室。使用前,需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,如婴幼儿模拟人、急救护理器械、卫生保健工具等,确保部件完好、功能正常,无松动、破损或漏电等隐患。
器材存放需分类有序,危险品(如消毒用化学试剂)需单独存放于带锁专柜,且张贴清晰警示标识,使用时需严格遵循操作说明,避免误拿误用。实训结束后,需对设备器材进行清洁、消毒与维护,及时更换损坏部件,确保下次使用安全。
三、实训人员操作安全规范
实训人员需提前学习并掌握婴幼儿托育实训室安全规范,参与安全培训考核,考核合格后方可进入实训室开展操作。实训过程中,需穿着合适的实训服装,不佩戴首饰、不留长指甲,避免操作时刮伤模拟婴幼儿或影响操作精度。
进行保育操作(如婴幼儿喂养、diaper更换、沐浴模拟)时,需严格遵循标准流程,动作轻柔规范,避免因操作不当对模拟器具造成损坏,或形成错误操作习惯。开展急救护理实训(如心肺复苏、呛奶急救)时,需在指导教师指导下进行,熟悉器械使用方法,避免因操作失误导致设备损坏或自身受伤。实训期间,严禁在实训室内追逐打闹、饮食饮水,保持专注,确保操作安全。
四、安全管理与应急处置规范
婴幼儿托育实训室需建立专人管理制度,配备专职安全管理员,负责日常安全检查、设备维护与实训监督,定期排查安全隐患,建立安全台账,记录检查结果与整改情况。指导教师需全程在场指导实训,及时纠正不规范操作,发现安全隐患立即停止实训并组织整改。
同时,需制定完善的应急处置预案,明确火灾、设备故障、人员受伤等突发情况的处置流程与责任人。定期组织应急演练,确保实训人员熟悉应急疏散路线、急救电话与基本急救方法,若发生突发情况,能迅速有序开展处置,降低安全风险。
婴幼儿托育实训室安全规范,是保障实训教学有序开展、培育合格托育人才的重要基础。北京利君成作为专注于实训室建设的专业力量,在婴幼儿托育相关实训室(如1+x幼儿照护实训室、婴幼儿急救护理实训室、幼儿卫生保健实训室等)的规划与建设中,始终将安全理念融入设计、设备配置与管理体系,助力打造安全、规范、贴合实际需求的实训环境,为托育人才培养提供坚实保障。